政务公开提升政府公信力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6日 00:00 作者:胡仙芝 编辑: 审核: 来源:

政务公开提升政府公信力

2012年03月05日15:1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作者:胡仙芝

政务公开增强了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优化了政府的治理环境,大大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文/胡仙芝

在已连续举办六届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中,每次各地申报参评的项目,与政务公开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都会占有相当比例,政务公开已是新世纪以来最为热门的创新领域之一。

“政务公开”,一般是指除属于国家规定保密以外的与公共权力相关的各类公共事务等要向社会和群众公开,包括政府行政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及党和国家机构的各种事务。

多年来,政务公开不仅成为我国行政管理的一些基本工作原则,也成为党和政府用来改善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的基本举措,成为政府治理变革的一条基本途径。

政务公开的多重功能

政务公开之所以成为我国改革创新的重要领域,与其多方面的积极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政务公开作为一种基本的行政管理制度,在促使我国逐步走向民主行政、廉洁行政、高效行政的新阶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增强政府公信力、提升政府权威建设的基础条件。

首先,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促进行政管理的廉洁高效。从我国政府改革的角度来看,之所以积极主动地推行政务公开,其目的是为了改善行政工作作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如以公开承诺制为主要内容的办事公开,主要针对的就是效率低下,久拖不决,老百姓“办事难”的问题,要求机关公开接受群众的评判和监督,规范办事行为,转变办事态度,积极为群众服务,做到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勤政廉洁,遵纪守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政务公开成为加强部门协调、保证行政廉洁、提高运转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其次,政务公开增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增强政府公信力。

一直以来,“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易导致社会公众对政府及政策不知情,对政府管理工作了解不多,经常产生误会和误解。

政务公开作为联系政府与社会和公众的重要制度,各地政府在推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一方面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加强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了民众对政府权威和政策的认同度;另一方面也使政府更加关注公民的需求,从而增强了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优化了政府的治理环境,大大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第三,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督,有效地提升他律和自律。政务公开作为监督政府行政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对于政府的廉洁高效有着根本的保障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机制。

政务公开在我国推行以来,尤其是一些服务比较规范、办事有着标准承诺的行政服务和审批事项,在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人员和办事时限后,在很大程度上扼制了腐败和官僚主义的滋生,对于行政效率和廉政程度的提高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目前,我国提出的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高效政府、廉洁政府等的建设目标,都离不开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而政务公开作为行政系统的防腐剂,为进一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提供了保障。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和工作作风,有利于实现阳光政府、透明政府的目标。

第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信息利用率,促进社会交易成本。

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物品,政务公开能够较好地提高政府信息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五,政务公开扩大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更好地实现政府领导。

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制度,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等,对政府信息公开、加强新闻监督、加重领导责任制进行了客观的探索。

加强政务公开的系统性

下一步我国政务公开推向纵深发展,尚有多项工作亟待做好。

其一,加强立法工作,提高政务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对于政务公开的推行至关重要。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实施,但有学者认为,各部门的法律实施准备还不够充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执行情况还不理想,尤其是各地政府信息公开的主动性、指导性和积极性还远远不够。

因此,应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相关的实施制度,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人大立法,提高立法层级,加强法律效力,以更大的权威来推进政务公开。

其二,完善各方面的政务公开规定,政府信息公开需要更加科学化和制度化。重点是要加强非常态下应急管理中的信息公开制度和虚拟世界中的信息公开真实性管理研究,制定出相关的规则和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有效解决应急事件的隐瞒不报和谎报等现象,解决虚拟世界中的非真实信息的制造和传播问题。

政务公开作为我国各级政府的一个常态性的行政管理任务,面临紧急突发性事件时必须处理好常态管理和非常态管理的区别,坚持信息公布的及时、客观和导向性原则。政务公开只有解决好以上难题,才能发挥紧急状态中信息公布与对公民的引导作用,实现社会动员和社会规制的有机统一,从而增强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从而维持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其三,加强公民参与,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政务公开的制度和形式越来越多,从传统的宣传栏到现代的网站,从特定的新闻发布会的举办到特定的政务大厅的落成,都不仅从制度上,更从设施上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要真正使政务公开不断走向深入,需要加强公民参与途径和机制的建设。

最后,加强政务公开的系统性和配套性,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直接服务于政治文明建设工程。我国的现代化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整体性系统工程。政务公开作为政治建设的一个有机整体,应该被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与政治文明的建设统筹兼顾,相互推进。政务公开不能满足于形式的公开,不能满足于政府决策结果和执行结果的公开,更要关注权力运行过程的公开,关注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关注政府治理的透明化和高效化,创造一个优良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成熟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实现有效治理积累社会资本,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