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质量立法引领作用 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中心主任朱最新教授接受《南方日报》专访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2日 13:53 作者: 编辑: 审核: 来源:南方日报

  2022年5月22日,《南方日报》A13专版刊登“五年来,广东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成效显著,专家建言: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其中,专栏“以科学民主依法立法促进广东高质量发展”刊载了中心主任朱最新教授提出的“发挥高质量立法引领作用 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专家建

762EE

朱最新主任建议,广东要充分发挥高质量立法的引领作用,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要健全科学立法工作机制,注重通过“小切口”立法解决实际问题。

93893

朱最新

南方日报:良法善治对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朱最新: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法治既是重要任务,也是重要保障。近年来,我省始终将法治广东建设作为全省重点建设任务,省十二次党代会对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省作出重要部署,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法治中国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将依法治省工作专章写入省“十四五”规划,科学制定法治广东建设规划和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同时,我们历史性地召开了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通过全力构建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不断发挥法治引领、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了国民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法治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和弦共振”。

我省的实践有力证明了,坚持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有利于立法决策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改革决策相衔接,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有利于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让企业更有信心、市场更有活力;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更好破难题、防风险、提效能,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我省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朱最新: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快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进程,以高质量立法促进广东高质量发展,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面有不少创新与特色。

在科学立法方面,一是聚焦国家战略所需,打造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法治引擎。制定出台《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关管理体制的决定》《广东省中新广州知识城条例》等。二是因应时代所求,强化新兴领域立法。加强数字经济、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立法,为巩固广东数字经济规模全国首位的优势提供法治保障。三是满足人民所盼,不断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出台《广东省平安建设条例》,制定修订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四是关注市场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立法。近5年来,我省出台了《广东省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等一批旨在优化营商环境的立法。

在民主立法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多元立法起草机制。建立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专家联合起草机制,健全立法机关委托起草机制。二是完善公众有序参与立法机制。建立健全立法后评估、立法咨询专家和立法基层联系点制度。三是优化地方立法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立法快速响应、提前介入等工作机制,修订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规章立项工作规定》等政府立法工作制度。

在依法立法方面,一是完善合法性论证机制。严格执行《立法法》等法律法规关于地方立法权限、程序的要求,切实遵循不抵触原则。二是不断加大备案审查力度。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的备案审查机构建立了联动协作机制,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三是建立健全与改革创新相适应的法规规章清理机制。及时清理与上位法不符或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制度规定。

南方日报:还有哪些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或挑战?

朱最新:一是受上位法依据不足、地方立法权限不明确等因素影响,我省一些领域的立法供给还不能很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二是一些重大改革涉及国家事权,地方立法空间较小,需要国家清单式批量授权。三是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领域立法探索力度仍需加大,一些新兴领域的立法存在空白点。四是立法工作能力水平未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新期盼,特别是地方立法工作人员配备不足问题仍然存在。

南方日报:对此,您有何建议?

朱最新:关键要继续充分发挥高质量立法的引领作用,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一是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二是健全科学立法工作机制。要坚持需求、问题和目标导向并重,注重通过“小切口”立法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完善广东政府立法“4+X”制度体系,特别要完善立法协调机制和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机制。三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立法咨询专家组织联络、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等。四是进一步加强依法立法。加强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监督工作,切实避免越权立法、重复立法、盲目立法。五是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在立法方面要继续加快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民生领域立法探索和实践。同时,继续推进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软联通”,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统筹安排相关联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立改废释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原文链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5/21/c6516084.html?from=weChatMessage&colID=7446&appversion=8800&firstColID=7446&date=YmE4OTI3OGYtYjY1OC00YzdjLWFjYzctNGMyOTVlZDdlODA3&layer=2